★ 医保直报综合医院 ★ 中山大学达安临床检验中心科研合作单位  ★微信公众号

汕尾中山医院

 
科室专家 在线咨询
正文

让老年人远离这些疾病的困扰!

来源:医院动态   字体:   Tag: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高龄化问题。高龄老人的快速增长,将产生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病的增加,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老人大量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篇列举几种老年人常见疾病,让每位老人重视健康,安度美好的夕阳晚年。


心脑血管疾病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其中约70%的老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入秋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逐渐升高。2013年曾发布一则消息中国有27个省的首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


发病原因1: 气温低


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应对策略

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


发病原因2:血压波动大


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应对策略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


发病原因3: 血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在秋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应对策略

不能因为天凉衣服穿得多,看不出身材,就肆无忌惮贴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发病原因4: 维生素 D 下降


秋冬季体内维生素 D 水平会有所下降。维生素D 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应对策略

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


发病原因5: 体力活动减少


天冷,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再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应对策略

适度运动。适度的意思是,要动起来,但也不要动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别总窝在沙发里,做点家务活儿,也算是轻量级的活动。


发病原因6: 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应对策略

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


白内障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主要的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改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白内障患病率50岁以上为60%,60岁以上为80%,70岁以上则高达90%,80岁以上为100%。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年龄、职业、性别、紫外线辐射、糖尿病、高血压、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均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我国仅因白内障致盲的就有300多万人,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50多万。


发病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及过熟期,其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视物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多视、晶状体性近视(近视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等;晚期视力可下降至眼前数指或光感。一般无红痛症状,部分患者于视力明显下降时,由于晶状体膨胀,前房变浅,房水外流受阻,可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若此时无及时摘除膨胀的晶状体,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部分患者在成熟期、过熟期视力严重下降时未及时治疗,会引起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角膜水肿、瞳孔与晶状体广泛粘连等并发症,也可导致永久性失明。


防治:

虽然白内障是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但白内障盲是可治盲。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手术治疗是白内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方法。随着眼科手术显微器械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白内障手术不断向组织损伤小、切口缝合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迈进,许多新型人工晶状体的研发,更使白内障手术后视力矫正臻于完美。因此对视力逐渐减退的老年人,应想到患白内障的可能,及时到眼科就诊,视力下降至0.3以下白内障患者,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骼变得非常脆弱,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发生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所以也常常被视而不见,直到出现骨折,病人才会主动就医,脊柱、腕骨、髋骨等部位都是老年人常见骨折部位。老年人驼背,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之一。


发病原因:

绝经后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最“爱”的人群,因为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钙质吸收能力差。缺少了钙质补充,骨骼就像没有大梁的空房子很容易被外部力量冲击受伤。


防治: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小事情,不需要大动干戈治疗,其实不然。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严重时可能引起瘫痪,大幅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或者单纯补钙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骨骼状况。补充钙质,搭配维生素D能够强化钙质吸收。富含蛋白质的饮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饮食的第一选择。每天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以后晒30分钟太阳,促进钙质吸收。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学名阿尔兹海默病,它是一种以隐匿起病和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调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年痴呆症患病率4.8%,80岁以上增加到近3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约600万,占全球25%,到目前为止老年痴呆症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疾病。老年痴呆症最突出的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常常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饭,是否换过衣服洗过澡。此外,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到处吼叫或来回走动、甚至拒绝进食与治疗等都提醒家人,家中老人可能是老年性痴呆。


发病原因:

造成老年痴呆症的最高危因素是年龄增长,除此之外,包括抑郁症之类的情绪障碍、长期失眠都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


防治:

目前,有效治疗和缓解老年痴呆症的病情发展的药物非常有限,国际上更看重早期预防老年痴呆症。


若老年人出现与日常状态和情绪不符的状态,提醒家人要格外注意了,比如莫名奇妙的笑,为小事情大动肝火,不愿意出门见人,焦虑不安为同一件事情来回询问。


建议在老年人体检中,应该将认知功能和情绪症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及时发现变化,以便进行生物学的早期确诊检验和检查。


老年风湿病


老年人的常见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IgG4相关性疾病等。风湿病不仅困扰着老人,使他们行动不便、睡眠困难,而且有些关节痛甚至还可能是影响内脏的风湿病的表现。


发病原因:

风湿病是一类病因不甚明确、病程长、病情反复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的结缔组织病。这一类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下肢或全身多个关节疼痛、下肢甚至四肢麻痹、足部溃疡、久治不愈的皮疹或瘀斑,还有可能出现发热、口干眼干、气促、头痛难忍、腹痛或腹部包块、排血尿或下肢浮肿、尿少等等。检查时患者有可能存在肺部阴影、腹部肿块等。由于老年患者本身常常存在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使风湿病的诊断受到干扰或者被忽略,部分风湿病引起的炎症性肿块常常被误认为肿瘤而使患者家属及医生放弃进一步的检查,导致这些老年风湿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确切专科治疗。因此,如老年人出现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尤其症状反复、久治不愈、合并其他多种症状者。


防治:

腰腿痛、关节痛等,一般治疗效果不好,尤其合并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风湿科。


风湿病是可控可治的疾病,确诊风湿病的老年患者应具备乐观的心态。


老年患者宜饮食清淡、营养丰富,不同风湿病患者饮食宜忌有所不同,需咨询风湿科医生或营养师。


居住的房屋应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切勿在风口处睡卧。


洗漱宜用温水,促使下肢血流通畅。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适当锻炼,防止关节变形、肌肉萎缩。


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及随诊。


冠心病


1胸闷、憋气、牙疼、嗓子堵,小心!

冠心病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症状可表现为胸闷、胸口堵得慌、觉得压着什么东西,而且往往与劳累有关;或者表现为夜间睡觉突然难受得醒来;还有早上起来刷牙时感觉到牙疼、嗓子发堵、胸部发紧等。


有些人感觉到胸部丝丝拉拉的不舒服、有针刺一样的症状,或者是休息不好、情绪不好时总觉得闷气,则不一定是冠心病。但是,一旦有这些症状时应该尽量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如果是确实是冠心病,应及早治疗。


2 寒冷使血管收缩,易诱发冠心病

同样是冠心病,很多医院冬天的心内科病房人满为患,夏天却几乎没有病人。为什么?


冬天温度偏低,血管受刺激更容易收缩,收缩的时候,就会把斑块挤破从而形成血栓。然后,随着血液流动将心脏血管堵掉,导致心肌堵塞或者是梗死。


而夏天温度高,血管舒张,加上出汗使血容量变少,所以血压偏低。冬天的血压则较平时偏高。因此,夏天和冬天,心脏科医生会不断地为病人调整药物。夏天的时候吃一颗药就能够把血压降下来,到了冬天得三颗才能降下来。


此外,身体在寒冷的季节还发生了我们未知的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促进了病变的发展和变化,从而诱发了冠心病。


3 爸爸60岁患冠心病,儿子或提前至50岁

有家族患病史,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时间不运动,吸烟,或经常着急上火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此外,冠心病还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是遗传病。如果父母曾经有过冠心病,下一代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现在有研究显示:上一代有冠心病,下一代患冠心病会提前十年左右。爸爸在60岁得冠心病,儿子可能50岁就会得冠心病。


如果有家族史,每年查体发现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上去了,那么你已处于冠心病的高危地界了!一定要引起注意,通过生活方式、饮食或者药物治疗把血压降下来,把血脂和血糖调到正常,这样才能使你患冠心病的可能性降低。


4 预防冠心病发作,要做些啥?


运动:散步最有效


作为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并不是拼命的运动就合适,过量不一定有益于健康。每天有2-3次散步,每次20-30分钟。速度的快慢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微微的出汗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冠心病和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人,运动量大了会造成心慌气短,所以要慢一点。太剧烈的运动,竞技性的运动,对于冠心病病人是不合适的。


运动要达到什么状态最好?自己非常愿意、非常渴望,运动了以后有一种愉悦感是最好的。强迫自己运动,给自己无形中增加了压力,是心态不好的表现。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一个量、一个状态。


情绪:切忌心情大起大落


很多时候,心脏病发作都是因为剧烈的情绪变动。情绪分两种:一种是高的,一种是低的。

高的是属于暴跳如雷,想怎么发火怎么发火,这时会造成血压的变化,导致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快速增加,而引起心脏病发。


一种是下降的,抑郁,有时候抑郁比暴跳如雷更加糟糕,心情压抑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的发生,甚至是猝死的发生。所以当一个人在遇到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要尤其注意。


饮食:做到“三多三少”


心脏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做到“三多三少”。总的饮食原则是低盐、低脂、也就是清淡饮食。


“三多”,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糙米等;多吃豆制品;多吃不饱和脂肪酸(鱼类、植物油等)。


“三少”,即少脂、少食、少盐。


少脂,即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类食物,避免引起肥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少食,即每日应控制总热量,达到或维持合适体重,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而引发心脏病。


少盐,即每天盐摄入量<6克,少食或不食腌制食品,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还要戒烟限酒!